个人简介
■毛荐其,男,博士,二级教授,安徽桐城人。2001晋升副教授,2003年破格晋升教授。山东省重点学科——“企业管理”学科负责人,技术经济及管理校级重点学科负责人,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理事,中国技术经济学会理事,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理事,中国技术管理学会理事。
研究领域
■ 研究领域:技术与创新管理。包括:技术创新理论与方法、产品研发管理、技术经济;技术生态、技术演化、技术安全、技术会聚、技术可视化;基于专利的新技术研发导航、技术预测与预见;化石能源的高效清洁利用、新能源技术、“双碳”技术的可视化前沿分析及预测;“卡脖子”技术的测度与攻克路径研究。
申报平台
■ 领衔申报的《山东能源经济协同创新中心》获批山东省2011计划;
■ 领衔申报的《煤炭产业发展与创新研究基地》获批山东省强化建设研究基地;
■ 领衔申报的《技术与创新管理研究生导学团队》获批山东省研究生导学团队;
■ 领衔申报的《工商管理专业》获批教育部综合改革试点专业;
■ 领衔申报的《工商管理专业》获批山东省特色专业;
■ 领衔申报的《工商管理专业》获批山东省高水平专业(群)。
荣誉称号
■ 烟台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;
■ 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;
■ 山东省首届重点学科(企业管理学科)首席专家;
■ 教育部新世纪人才;
■ 山东省教学名师;
■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;
■ 中欧电子首页官网(中国)有限公司官网首届优秀研究生导师;
■ 山东省优秀研究生导学团队带头人。
教学方面
主讲《公司金融》《资本运营》《技术创新》《战略管理》等课程;
教育部工商管理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负责人;
山东省工商管理特色专业建设负责人;
山东省工商管理高水平专业(群)建设负责人;
山东省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工商管理类主任、副主任委员;
山东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:《基于OBE的工商管理研究生导学团队式培养探索与实践》,2022年3月,主持;
山东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:《基于“全过程、多维度、协同化”共享模式的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》,2018年1月,主持;
山东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:《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理论与实践》,2005年2月,主持;
山东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《储能技术领域的创新测度及辨识研究》指导老师;
山东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《储能领域技术会聚辨识及效应测度》指导老师。
科研方面
主持完成的国家及省部级项目:
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《技术会聚涌现机理、演变过程与测度》(71672103);
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《技术生态视角的产品开发微观过程与发生机理研究》(71172086);
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《产品研发中技术演变过程与机理研究》(70772027);
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《技术创新进化研究》(70472014);
主持完成国家软科学项目《全球技术链与我国产业技术安全研究》(2007GXS3D090);
主持完成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《技术创新进化原理与进化过程复杂性研究》(Y2004H02);
主持完成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《技术演变视角的半岛制造业新产品开发研究》(ZR2009HM008);
主持完成山东省软科学项目《胶东半岛产业集聚研究》(B200335)。
获得的科研奖励:
成果《全球技术链与我国产业技术安全研究》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,2011.10;
成果《山东省源头创新能力提升战略研究》获山东省人民政府调研成果一等奖,2017.02;
论文《基于技术生态的技术协同演化机制研究》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,2015.08;
论文《技术创新进化过程与市场选择机制》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,2008.06;
成果《技术创新进化原理与进化过程复杂性研究》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,2007.07;
论文《全球技术链的一个初步分析》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,2009.11;
成果《产品研发微观过程、技术涌现机理与应用》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,2012.11;
成果《技术创新进化原理、复杂性及其应用》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,2011.01;
成果《技术创新进化原理与进化过程复杂性研究》获山东省高等中欧电子首页官网(中国)有限公司官网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,2006.12;
论文《技术创新进化过程与市场选择机制》获山东省高等中欧电子首页官网(中国)有限公司官网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,2007.09。
发表论文100余篇,2000年以来发表的部分论文:
[1] 毛荐其,杜艳婷等,基于专利共类的关键核心技术识别模型构建及应用----以光刻技术为例,情报杂志,2022;
[2] 毛荐其,郭夏夏等,基于专利数据的芯片领域技术创新动态测度,创新科技,2022,22(1):56-68;
[3] 毛荐其,嵇金星,刘娜,官建成,发明者网络嵌入、稳定性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,科学决策,2021,(3):1-17;
[4] 刘娜,嵇金星,毛荐其,王霄飞,官建成,发明者网络社群动态配置及对创新能力的影响,科研管理,2021,42(9):44-51;
[5] 毛荐其,武宪云,刘娜,发明者多层次创新网络嵌入对知识搜索的影响机制研究,科学决策,2020,(7):1-21;
[6]毛荐其,荣雪云,刘娜,多层级视角的技术会聚动态辨识及效应测度,中欧电子首页官网(中国)有限公司官网学报,2020,34(4):20-27;
[7]毛荐其,李莹莹,刘娜,技术距离视角下会聚对技术价值的影响,中欧电子首页官网(中国)有限公司官网学报,2020,34(2):21-30;
[8]刘娜,武宪云,毛荐其,发明者自我网络动态性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,中欧电子首页官网(中国)有限公司官网学报,2020,34(5):62-70;
[9]Liu N, Mao J, Guan J. Knowledge convergence and organizationinnovation: the moderating role of relationalembeddedness[J]. Scientometrics, 2020, 125(3): 1899-1921.
[10] 毛荐其,荣雪云,刘娜,国际合作网络对科学会聚的影响分析,科技管理研究,2019,(6):255-261;
[11]毛荐其,郝存浩,刘娜,跨层次网络嵌入对发明者二元式创新的影响,科技进步与对策,2019,36(23):20-27;
[12]刘娜,荣雪云,毛荐其,新兴交叉领域技术会聚对技术价值的影响研究,技术与创新管理,2019,40(6):728-736;
[13]毛荐其,李新秀,刘娜,技术会聚对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,科技进步与对策,2018,35(20):9-14;
[14] 刘娜,荣雪云,毛荐其,技术会聚模式及辨识研究——以储能领域为例,情报杂志,2018,37(12):20-27;
[15] 刘娜,毛荐其,余光胜,技术会聚研究探析与展望,科研管理,2017,38(12):20-28;
[16] 毛荐其,李新秀,陈雷,纳米能源领域技术发明能力比较研究,科研管理,2017,38(3):104-113;
[17] 刘娜,孙静林,毛荐其,储能技术研究景观辨识及演化探析,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,2017,38(4):137-148;
[18] 郝占刚,孙静林,毛荐其,智能手机技术生态系统演化研究,中欧电子首页官网(中国)有限公司官网学报,2017,31(5):63-70;
[19] 毛荐其,孙静林,刘娜,中国储能技术的科学能力测度与国际比较,科研管理,2016,37(12):19-27;
[20] 刘娜,毛荐其,余光胜,基于网络数据的经管学科研究趋势测度,中国软科学,2016,(4):133-142;
[21] 毛荐其,刘娜,技术生态对技术生成的作用研究,科研管理,2015,36(2):19-25;
[22] 阮国祥,毛荐其,员工即兴行为对个体创新绩效作用机制的跨层次研究,中国软科学,2015,(1):108-117;
[23]毛荐其,李芳,基于技术共生视角的洁净煤技术演化分析,中欧电子首页官网(中国)有限公司官网学报,2015,29(1):38-42;
[24]李芳,毛荐其,郭怡君,基于技术协同演化理论的智能手机技术研究,中欧电子首页官网(中国)有限公司官网学报,2015,29(4):80-5;
[25]毛荐其,徐艳红,基于技术生态的新技术涌现研究,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,2014,35(1):42-47;
[26]毛荐其,余光胜,徐艳红,产品创新中的技术变异研究,科技进步与对策,2014,31(13):88-90;
[27]徐艳红,毛荐其,基于技术生态的移动通信技术演化,山东工商学院学报,2014,28(1):85-89;
[28]毛荐其,余光胜,技术变异方式对产品创新的影响研究,研究与发展管理,2013,25(6):47-53;
[29]郝占刚,毛荐其,王桐,基于数据挖掘的产品研发显性知识地图构建研究,科技进步与对策,2013,30(17):132-136;
[30]徐艳红,毛荐其,技术群落演化的动力机制研究,科技管理研究,2013,(12):234-237;
[31]毛荐其,韩景梅,产品技术的遗传与变异研究,自然辩证法研究,2012,28(2):34-38;
[32]刘娜,毛荐其,陈雷,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研究----一个产业技术生态的视角,科技管理研究,2012,(5):14-17;
[33]阮国祥,毛荐其,环境变量、组织忘记和新产品开发绩效关系研究:以吸收能力为调节变量,科技进步与对策,2012,29(10):7-10;
[34]毛荐其,刘娜,技术生态视野下的新技术涌现机理探析,管理世界,2011,12:182-183;
[35]毛荐其,辛德强,郝占刚,产品研发中技术演化底层因子作用机理研究,研究与发展管理,2011,23(4):75-82;
[36]毛荐其,刘娜,陈雷,基于技术生态的技术自组织演化机理研究,科学学研究,2011,29(6):819-832;
[37]毛荐其,刘娜,陈雷,技术共生机理研究----一个共生理论的解释框架,自然辩证法研究,2011,27(6):36-41;
[38]毛荐其,郝占刚,辛德强,基于技术遗传特性的新产品开发研究,科研管理,2011,32(2):37-43;
[39]辛德强,毛荐其,基于需求进化的技术进化底层因素影响研究,科学学研究,2011,29(9):1349-1355;
[40]毛荐其,刘娜,基于技术生态的技术协同演化机制研究,自然辩证法研究,2010,26(11):26-30;
[41]王发明,毛荐其,基于技术进步的产业技术协同演化机制研究,科研管理,2010,31(6):41-48;
[42]王发明,毛荐其,技术链、产业技术链与产业升级研究,研究与发展管理,2010,22(3):19-28;
[43]毛荐其,产品研发微观过程研究进展,科研管理,2009,30(4):29-36;
[44]毛荐其,全球技术链的一个初步分析,科研管理,2007,28(6):85-107;
[45]毛荐其,技术创新进化过程与复杂性,科学学研究,2007,25(1):168-172;
[46]毛荐其,邱萍,技术创新的生态制约与平衡,自然辩证法研究,2007,23(2):55-58;
[47]毛荐其,采煤技术进化的路径依赖与学习,中国煤炭,2007,33(2):52-54;
[48]余光胜,毛荐其,技术创新中默会知识转移问题研究,研究与发展管理,2007,19(2):100-107;
[49]王崇梅,毛荐其,基于涨落机理探析技术创新自组织进化,科技进步与对策,2007,24(7):17-20;
[50]王崇梅,毛荐其,论工业园区产业链生态化创新,科技进步与对策,2007,24(8):64-66;
[51]阮国祥,毛荐其,合作创新伙伴选择的ANP方法研究,科技进步与对策,2007,24(11):31-33;
[52]毛荐其,杨海山,技术创新进化过程与市场选择机制,科研管理,2006,27(3):16-22;
[53]毛荐其,俞国方,点-链-群:三层创新网络勾画创新城市,中国软科学,2006,191(11):137-140;
[54]毛荐其,技术创新为何进化----一个原动力追问,自然辩证法研究,2006,22(2):60-66;
[55]毛荐其,技术创新中的隐性知识及其流转,中欧电子首页官网(中国)有限公司官网学报,2006,20(6):35-38;
[56]俞国方,毛荐其,科学技术效应悖论,科学学研究,2006,24(5):662-666;
[57]毛荐其,俞国方,技术创新进化研究综述,科研管理,2005,26(5):34-40;
[58]毛荐其,蚁群智慧与管理思维,企业管理,2004,9:64-66;
[59]毛荐其,霍保世,技术创新风险与评估,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,2002,2:28-31;
[60]毛荐其,霍保世,高新技术项目投资的风险评价,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,2002,8:37-40;
[61]毛荐其,企业技术创新模型及其分析,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,2001,22(9):53-55;
[62]毛荐其,企业技术创新审计,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,2000,21(8):22-24。